聚合氯化鋁在污水降解中的作用原理電荷中和作用:聚合氯化鋁在水中會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多種帶正電荷的水解產(chǎn)物。污水中的懸浮顆粒、膠體粒子等雜質大多帶有負電荷,這些帶正電荷的水解產(chǎn)物能夠與雜質顆粒的負電荷相互中和,從而降低顆粒間的靜電斥力,使顆粒間更容易相互靠近。
吸附架橋作用:聚合氯化鋁水解產(chǎn)生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長鏈結構,這些長鏈可以吸附在多個懸浮顆粒表面,就像架橋一樣將顆粒連接在一起,形成較大的絮體。絮體的形成使得顆粒的沉降速度大大加快,有利于從污水中分離出來。
卷掃作用:隨著水解反應的進行,聚合氯化鋁會形成氫氧化鋁膠體。這些膠體會在沉淀過程中對水中的微小顆粒進行卷掃,將它們包裹在膠體內(nèi)部,一起沉淀到水底,從而進一步凈化污水。
影響聚合氯化鋁降解污水效果的因素污水的性質:pH 值:污水的 pH 值對聚合氯化鋁的水解和絮凝效果有顯著影響。不同的聚合氯化鋁產(chǎn)品有其適宜的 pH 范圍。一般聚合氯化鋁在 pH 值為 6 - 8 之間的中性附近環(huán)境下,水解產(chǎn)物的電荷狀態(tài)和聚合形態(tài)較為合適,絮凝效果較好。但對于某些特殊的污水,如酸性礦山廢水或堿性印染廢水,需要對 pH 值進行調節(jié)后,聚合氯化鋁才能發(fā)揮更好效果。
污染物種類和濃度:如果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懸浮固體,如泥沙、礦渣等,聚合氯化鋁可以通過電荷中和和吸附架橋作用快速絮凝這些固體顆粒。但如果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如生活污水中的蛋白質、油脂,工業(yè)污水中的有機染料、農(nóng)藥等,聚合氯化鋁需要與其他處理方法(如生物處理)相結合,因為它對有機物的去除主要是通過絮凝沉淀去除其中的膠體有機物部分,對于溶解態(tài)有機物的去除效果有限。而且,污染物濃度過高時,需要增加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才能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
聚合氯化鋁自身的性質:堿化度(鹽基度):堿化度是聚合氯化鋁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產(chǎn)品中羥基與鋁離子的比例關系。堿化度適中的聚合氯化鋁,水解速度適中,能夠生成較多有效的絮凝成分,有利于污水的降解。一般堿化度在 40% - 90% 之間的聚合氯化鋁應用較為廣泛,其中堿化度為 60% - 80% 的產(chǎn)品在許多污水處理場景中表現(xiàn)較好。
氧化鋁含量:聚合氯化鋁中的氧化鋁含量越高,其有效成分相對越多,在相同投加量下產(chǎn)生更好的絮凝效果。但氧化鋁含量過高會導致產(chǎn)品在水中的溶解性變差,或者在儲存過程中出現(xiàn)穩(wěn)定性問題。
投加量和投加方式:投加量:合適的投加量是保證污水有效降解的關鍵。投加量不足,無法完全中和污水中顆粒的電荷或形成足夠的吸附架橋作用,導致絮凝效果不佳;投加量過多,不僅會增加處理成本,還使污水的膠體穩(wěn)定性重新增加,產(chǎn)生 “再穩(wěn)” 現(xiàn)象,即形成的絮體重新分散到水中。一般需要通過小試和現(xiàn)場試驗來確定更好投加量,在幾十 mg/L 到幾百 mg/L 之間,具體取決于污水的性質和處理要求。
投加方式:投加方式主要包括干式投加和濕式投加。干式投加是將固體聚合氯化鋁直接投入污水中,這種方式簡單,但會導致局部濃度過高,影響絮凝效果;濕式投加是先將聚合氯化鋁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然后再均勻地投入污水中,這種方式可以使聚合氯化鋁更好地在污水中分散,有利于發(fā)揮其絮凝作用。
聚合氯化鋁與其他污水處理方法的聯(lián)合應用與生物處理方法結合:在生活污水和有機工業(yè)污水的處理中,聚合氯化鋁可以作為預處理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懸浮固體和膠體有機物,降低污水的濁度和部分化學需氧量(COD),為后續(xù)的生物處理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例如,在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之前,先使用聚合氯化鋁進行絮凝沉淀,可以減少進入生物處理單元的懸浮物,防止污泥膨脹,提高生物處理的效率。
與其他化學藥劑聯(lián)合使用:與聚丙烯酰胺聯(lián)合使用: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經(jīng)常聯(lián)合使用來處理污水。聚合氯化鋁作為混凝劑先使污水中的顆粒初步凝聚,然后聚丙烯酰胺作為絮凝劑進一步加強凝聚效果,使形成的絮體更大、更緊密,從而提高沉降速度和處理效果。例如,在印染廢水處理中,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的組合可以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染料和纖維雜質。
與酸堿調節(jié)劑聯(lián)合使用:如前面所述,污水的 pH 值對聚合氯化鋁的效果有很大影響。因此,在處理 pH 值不合適的污水時,可以先使用酸堿調節(jié)劑(如硫酸、氫氧化鈉等)將污水的 pH 值調節(jié)到聚合氯化鋁的更好作用范圍,然后再投加聚合氯化鋁進行絮凝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