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硫酸鐵的除磷用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廢水的磷濃度、酸堿度、水溫以及水中其他雜質(zhì)的含量等,因此需要通過實驗來確定具體的更好用量。以下是一般的實驗步驟和考慮因素:
確定用量的實驗步驟
準備水樣: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含磷廢水水樣,確保水樣的各項指標能反映實際廢水的特性。
配制聚合硫酸鐵溶液:將固體聚合硫酸鐵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水中,配制成不同濃度的溶液,例如可以配制濃度為 1%、5%、10% 等的溶液。
進行滴定實驗:取若干份相同體積的廢水水樣,分別加入不同量的聚合硫酸鐵溶液,在一定的攪拌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如快速攪拌 1 - 2 分鐘,然后慢速攪拌 10 - 15 分鐘,使藥劑與廢水充分混合反應。
靜置沉淀:反應完成后,讓水樣靜置沉淀一段時間,一般為 30 - 60 分鐘,使生成的沉淀物充分沉降,觀察并記錄不同用量下的沉淀效果和上清液的清澈度。
檢測磷含量:采用合適的磷含量檢測方法,如鉬酸銨分光光度法等,測定上清液中的磷含量,計算出磷的去除率。
確定更好用量:根據(jù)磷的去除率和沉淀效果,繪制去除率 - 投加量曲線,找出使磷去除率達到更好且經(jīng)濟合理的聚合硫酸鐵投加量。
參考用量范圍
在一般的工業(yè)廢水處理中,聚合硫酸鐵的投加量在 50 - 500mg/L 之間。對于生活污水,投加量相對較低,大約在 20 - 100mg/L 左右。如果廢水中的磷濃度較高,或者水質(zhì)較為復雜,需要適當增加投加量。
實際應用中的調(diào)整
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根據(jù)廢水處理系統(tǒng)的運行情況和出水水質(zhì)要求,對聚合硫酸鐵的用量進行適時調(diào)整。同時,結(jié)合其他處理工藝和藥劑的使用,以達到更好的除磷效果和經(jīng)濟效益。